古毯收藏,曾经一度并不被收藏界重视,但随着近年来收藏市场的发展,作为“冷门”收藏项目的古董地毯却凭借其做工精细、色彩艳丽,完全天然的原材料和纯手工的传统技艺,逐渐彰显出其极高的收藏价值,并在我省收藏界受到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的青睐。“120年以上的叫‘古董’,120年以下的叫‘旧活’。”近日,甘肃省收藏协会副会长刘世杰接受了记者采访,讲述了古毯收藏缘何“冷门不冷”并分析了其鲜为人知的收藏价值:“经过时间的积累和文化的熏陶,这些古地毯早已超出了一般铺地之物而升华成为精美文化艺术品,一块完美的古毯所放射出艺术光芒给人的精神带来的是无尽喜悦和享受。”
古地毯拥有巨大升值空间
与各种热闹的收藏项目相比,省内的古董毯收藏还在起步阶段,但由于藏家对艺术品投资的逐年快速递增,素来冷门的古董毯逐渐引起了收藏爱好者们的关注,并被熟悉、了解的专家们誉为“踩在地上的软黄金”。而单从纯天然的毛料、手纺线和纯植物、矿石中提取的原料,就足以说明古董地毯的收藏价值所在,也决定了古董地毯的巨大升值空间。
据刘世杰介绍,根据目前我省收藏界的一致认识,古董毯是指距今约百年以上的手工毯,这不仅仅是指它的年代久远,更指它在图纹构思、色彩调配、材质选用、编织技法、保存手段等各方面所达到的最高水平。一条纯手工制作的地毯,从绘图、染线、挂经、编织到成毯后的平剪、水洗、挽穗,总共要经过数十道工序,一般耗时14至18个月才能完成,其繁复的工艺需要制作者具备出色的艺术欣赏能力、高超的手工技艺和极强的毅力与耐心。在传统手工作坊,一名织工从七八岁开始就要学习相关技能,直到适婚年龄才能完全掌握整套工艺流程。
他说:“按照材质的区别来分,古董毯主要包括天然羊毛、手纺线、蚕丝3种。其中,天然羊毛毛质柔软且富有弹性,而现代的毛线多为‘杂交羊’,羊毛质地大为下降;手纺线是手工艺人用简单工具纺制的棉毛线,这种手纺线织成的地毯结实耐用、有韧性,纹路清晰,十分美丽;蚕丝编制的地毯质地轻薄,色彩炫目,从不同方向看会有不同的色泽。
相关推荐:五星级酒店地毯 http://www.brintons.com.cn/products-list.asp?claid=85